高度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干切断术_手术项目

高度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主要应用于有外科治疗适应证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如出血(包括某些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顽固性溃疡及单纯胃肠吻合术后或胃部分切除术后的吻合口溃疡等。迷走神经切断术分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及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两种。前者手术操作简单,但术后常有腹胀、腹泻等症状,适用于较重危的病人;后者对术后胃肠道功能扰乱较轻,但手术操作较复杂,适用于对手术耐受性较好的病人。因二者都必须附加胃引流术或胃部分切断术,才能使手术完全;近年来又发展了高度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又称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只切断胃壁细胞区的迷走神经,而不必附加胃引流术或半胃或窦部切除术,可作为独立手术施行。该术式在理论上有其极大优越性,但手术操作上要求严格。三种术式见示意图。

  • 就诊科室:胃肠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腹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区域麻醉
  • 手术时长:3-5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以内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1000-5000元
治疗疾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适应症

主要应用于有外科治疗适应证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如出血(包括某些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顽固性溃疡及单纯胃肠吻合术后或胃部分切除术后的吻合口溃疡等。迷走神经切断术分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及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两种。前者手术操作简单,但术后常有腹胀、腹泻等症状,适用于较重危的病人;后者对术后胃肠道功能扰乱较轻,但手术操作较复杂,适用于对手术耐受性较好的病人。因二者都必须附加胃引流术或胃部分切断术,才能使手术完全;近年来又发展了高度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又称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只切断胃壁细胞区的迷走神经,而不必附加胃引流术或半胃或窦部切除术,可作为独立手术施行。该术式在理论上有其极大优越性,但手术操作上要求严格。三种术式见示意图。

术前准备

1.幽门梗阻病人,由于胃内容物潴留,细菌容易繁殖,以致粘膜充血、水肿,有碍术后吻合口的愈合。术前应禁食,术前晚洗胃,使胃尽量排空,以减少炎症。

2.应适当补液、输血,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3.进手术室前应放胃管抽空胃内容物,以免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引起窒息及肺部并发症。

手术步骤

1.体位:平卧,上躯干垫高,剑突部保持在最高位,有利于贲门部的显露。

2.切口:同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3.显露胃小弯:显露贲门、食管下端及胃小弯,必要时可在大弯侧加以牵引,在消瘦者迷走神经胃前支(Latarjet神经)及鸦爪支可辨认清楚。

4.分离小网膜:在距幽门静脉5~7cm,相当鸦爪第1分支略上方,按黑线箭头所示方向,紧贴胃壁分离小网膜前叶。

5.显露迷走神经:在肥胖者,可在小网膜无血管区剪开一裂隙,用左示指和/或中指通过此裂隙伸入小网膜和胃的后面,更易于辨认胃前支的胃壁分支,并有利于对它的分离切断。

6.分离、切断迷走神经分支:继续向上解剖分离,直达贲门及食管下端。示指经食管后方抵贲门右侧,戳开疏松组织,绕一胶皮导管,向右下方牵引贲门和食管,有利于食管下端和胃底分离,下端食管周围和胃底部皆需分离5cm左右。在分离切断通往食管下端和胃底的神经分支过程,尤应注意勿忘寻找切断来自后干,通往胃底部的一条较粗神经分支,通常称为“罪犯神经(nerves criminalis)”。如果遗漏该支,可有溃疡复发之虞。

7.腹膜化小弯创面:将食管和贲门向左侧牵开,显露小网膜后叶,继续予以分离、切断,直至右缘。至此,通往胃近端壁细胞区的迷走神经纤维已完全切断。将胃小弯侧裸露的创面予以腹膜化。

术后护理

术后胃管减压1~2日,第3日进流质,第5~7日可进软食,并由静脉补液,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至肠蠕动功能恢复为止。

注意事项

分离胃小弯侧必须紧贴胃壁,从鸦爪第1支上方开始向上进行,必须保护肝支和腹腔支不受损伤。走向胃壁的神经分支与胃左血管并行,分离过程中必须妥善结扎这些血管分支,以免出血。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