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_手术项目

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

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用于上颌骨骨折的治疗。

骨骼牵引针有两种:①克氏针,是一种细的钢针,它的直径是1.5mm,长度或是30cm,或是27.5cm,一端呈三角形尖端,用以钻入骨内,贯穿骨后,用紧针钩将其紧张后才能加以牵引。②斯氏针(Steinmann Pin),是一种粗的钢针,穿入骨后,即可牵引,它的直径有两种,粗的为3.7mm,较细的为3mm,尖端呈三角形,它的长度有多种,在12.5~25cm之间,每隔2.5cm有一种。

  • 就诊科室:口腔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头部
  • 手术次数:一次手术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2个月
参考价格:10000-20000元
治疗疾病:
颌骨骨折

适应症

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仅建议用于很复杂的面部骨折,如面中部多发性骨折,包括LeFortⅠ、Ⅲ型多处骨折,含颧眶粉碎、眼底出血,基本采用保守治疗的闭合复位,悬吊外固定。

手术步骤

1.额颧缝钢丝结扎内固定,上颌前牙极度松动予以拔除,下颌磨牙缺失,上、下颌前磨牙颌间结扎。

2.在前庭沟平面以上,从两侧经颊部各穿入1根斯氏针,钻入每侧上颌骨牙槽突部,并相交于鼻棘,斯氏针突出颊部皮肤外约3cm。

3.将两侧颊部皮肤外斯氏针,用接头、连接杆向上悬吊固定在头部装置的外固定支架上。

并发症

首要环节是对严重高位上颌骨折的急救治疗,采取果断措施如斯氏针贯穿将上颌骨折段向上悬吊压迫固位于颅底,解决颅面分离,达到止血和防止继发感染,外伤性脑脊液漏须用磺胺嘧嘧啶钠预防感染,剩余健康牙的咬合关系则退居到次要地位,即使发生错颌,可以通过调颌和镶牙予以解决咀嚼问题。

注意事项

1.克氏针太细易弯曲,而牵引针不能有弯曲现象,否则牵引力不能平均地传达到断骨面,故以采用斯氏针为宜,斯氏针的尖端须磨成锐利的三刃尖,否则不能快速穿透。

2.斯氏针若在高位横贯上颌骨折段,慎勿穿破上颌动脉而引起大出血。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