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燕医师_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_眼底病科

微信扫一扫
彭晓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眼底病科
4.5星
解答:14评价:3关注:0
点我咨询
专家简介
    彭晓燕,女,主任医师,教授,擅长疑难眼底病的分析诊断;复杂眼底病的综合治疗,包括视网膜脱离常规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各类激光治疗。特别擅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和手术治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眼底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复杂眼底病的阅片。为国内知名的的眼底病专家和复杂眼底病的阅片专家。  
学习工作历程:    
1969年7月~白城市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1975年9月~1978年7月吉林省白城市第七中学学生    
1978年9月~1980年7月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 学生    
1980年9月~1985年8月 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学生    
1985年8月~1986年8月白求恩医科大学德育部    
1986年8月~1989年7月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研究生    
1989年8月~至今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1997年9月~1999年7月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严密教授;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病残儿医学鉴定组成员
2002年7月全国全科医学培训网络临床师资
2004中华眼底病杂志第五届编委2004年3月 
承担课题:    
1)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肿瘤,北京市重点学科周边课题,资助金额2万,获基金年限1999,在项目中排名第一。    
2)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眼部新生血管相关性疾病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j基金号:首都ZD199811,获基金年限2000年,分课题负责人。    
3) 低阈值经瞳孔温热疗法对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2003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基金(B类),第三负责人。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研究,北京市卫生资源整合与社区健康发展研究,2003年11月,经费300万,分课题负责人。    
5) 经瞳孔温热疗法阈下反应对对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1月-2007年12月,第二负责人(负责激光技术指导)。 
获奖情况:    
1)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992年    
2) 几种泪液成分在眼表疾病和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吉林省科委科技成果:1995年    
3)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995年 
发表文章(31篇,主要如下):     
1) 彭晓燕、陈大年、严密等。可定量的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4):260-263    
2) 彭晓燕、陈大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眼内新生血管。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1):62-64    
3) 彭晓燕、王光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一家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5;5:297    
4) 彭晓燕、王光璐、张风。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中华眼科杂志 1995;31(6):426-429    
5) 彭晓燕。晶体不全脱位睫状上皮撕裂致视网膜脱离一例。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2):84    
6) 彭晓燕、王光璐。视网膜血管瘤及其并发症的眼内手术治疗。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2):104    
7) 彭晓燕、王光璐、张风。脉络膜骨瘤的激光治疗。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4):204-206    
8) 彭晓燕、王光璐等。视网膜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4):296-198     
9) 彭晓燕、王光璐、张风等。48例视网膜血管瘤的临床观察。中华眼科杂志2002;38(9):550-552    
10) 彭晓燕、王光璐。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3):190-192     
11) 彭晓燕、王光璐、张风等。近视盘视网膜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分析。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1):1-4  
参编书籍(著作5部):1) 《视网膜脱离诊断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10月;2)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学》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1月;3) 《同仁眼科手册》科学出版社 2002年2月;4) 《眼科学新进展(2002)》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12月;5) 《五官科学》科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教育背景
专业主治
复杂疑难眼底病的综合治疗,包括视网膜脱离常规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各类激光治疗
我的分享
更多 ≫
我的文章
全部
病案
讲座
论文
科普
报道
我的排班
更多 ≫
咨询列表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